我也愛火車, 森林鐵支路

馳騁阿里山森林一甲子的蒸汽火車頭

馳騁一甲子的蒸汽火車頭

每每到重要節日,仍有機會看見那由老師傅親手整修的Shay式蒸汽火車頭載著興奮的遊人們,奔馳在阿里山的山林之間。

來到台灣瑰寶的阿里山,除了欣賞雲海、日出、花景、蟲鳴、鳥叫、以及呼吸最令人陶醉的芬多精饗宴之外,國寶級的森林鐵路,也是來到阿里山的遊人們,所一定不會忘記要去親近的重要行程。

這條已經行駛超過百年以上的森林鐵道,曾經經歷過數代的小火車行駛。其中,不論是退休的蒸汽火車,還是現在的柴電火車,都曾經留下使人印象深刻,而且難忘的畫面。即使如此,在所有遊人的心目中,那冒著白煙,遠遠就能聽到汽笛聲的蒸汽火車,絕對才是這阿里山鐵路上遊人們心中的最佳男主角。

說起那令人還念的蒸氣老火車頭歷史,就必須回到1907年,阿里山森林鐵路興建時,從美國的利瑪(Lima)公司引進一輛13噸的蒸氣機車頭來開始說起。當時,為了因應阿里山森林鐵路爬坡上山,以及載送龐大木材的需求。所以,與一般在平地奔馳的蒸汽火車頭不同之處,就在於阿里山身林鐵路的蒸汽車頭採用直立式汽缸,並且使用傘形齒輪,這些可以為蒸汽火車頭提供更大的出力,以因應當時的需求。

進一步來說明一下,一般縱貫鐵路的平均坡度不超過千分之十,阿里山鐵路最高坡度是千分之五十五,而且祝山支線高達千分之六十六。因此,在阿里山森林鐵路上,火車拖載的車廂多,載重特別大,那動輒超過數百頓的列車,煞車不易,再加上阿里山鐵路的坡度特別陡峭。因此,才藉由設計螺旋狀齒輪可以使小火車在陡坡行進中煞車時不致發生滑動的現象,能夠牢牢的煞車,不致發生危險。

之後,在阿里山鐵路通車後,相關單位陸續引進了LIMA廠的8輛18噸級的蒸汽機車、12輛28噸級的蒸汽機車,這些全都同樣是直立式汽缸及傘形齒輪的設計。而這些來自LIMA廠的蒸汽機車,又稱為Shay式蒸汽機車,是除了在平地段(嘉義到竹崎),施工期間由1輛日本川崎造船兵庫廠製造的蒸氣火車頭,及2輛英國Barclay廠製的蒸汽火車頭來行駛之外,當時的阿里山鐵路的蒸氣火車頭就是LIMA廠Shay式的天下了。

一直到1917年11月引進最後一輛32號為Shay式28噸級蒸汽機車購入為止,編號21-32號有十二部之多。加上前面的8輛18噸級Shay式蒸汽機車,總計前後多達20部的Shay式蒸汽火車頭肩負起了在台灣的阿里山鐵路上運貨、載客的任務。在往後長達60年悠悠歲月中,Shay式蒸汽火車頭在阿里山鐵路上奔馳的身影,就成為阿里山鐵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如今,這些阿里山鐵路上的蟄伏老兵,雖然早已退出第一線。但是,每每到重要節日,仍有機會看見那由老師傅親手整修的Shay式蒸汽火車頭載著興奮的遊人們,奔馳在阿里山的山林之間。繼續用他明亮的汽笛嘶吼著,似乎要告訴著來此一遊的大家,一個永不抹滅的傳奇故事。

向上滑動